博物館展示陳列及案例分析
發(fā)布時間:2016-08-10 點擊次數(shù):次 作者:artindeep深海組
1.1.2博物館展示陳列
近代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的產(chǎn)生,促進了展示藝術和科學的發(fā)展,并促使展品的陳列功能成為博物館的主要功能之一。到了18世紀后半葉,歐美主要博物館基本上都完成了陳列和收藏環(huán)境分離的過程,在這一時期興建的博物館都設有專用于陳列的空間。到了19世紀初,具有現(xiàn)代意義的歐美博物館事業(yè)獲得了迅速發(fā)展,這種規(guī)模式的陳列大致維持到20世紀20年代初才開始發(fā)生變化。
案例分析(鄭州展覽設計查閱搜集)
博物館展示方式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在20世紀初葉。英國的一些自然學博物館,為了使陳列品更能吸引觀眾,陳列展出時除了配備文字說明外,還配置了圖片、圖解或模型等形象化的輔助陳列資料,以陳列更能為觀眾理解和接受。英國的部分博物館還設計了一系列造型簡潔,尺度、結構標準化的陳列柜。整套陳列設備由三種基本類型的櫥柜組成,即立柜、中心立柜和桌柜。此外,再配備展板和依墻屏風作為輔助設備。新的設施設計考慮到了人的視覺觀賞要求,并以此出發(fā)點來選擇設備的尺寸和構造。有些還采用了金屬型材來制作主要的框架,因此具有強度高、對展品遮擋少、便于推廣的特點。標準化設計還因為規(guī)格尺寸統(tǒng)一,所以排列組合也方便靈活,提高了陳列室建筑空間的利用率。由于新式陳列設備具備很多優(yōu)點,所以迅速得到推廣。